ACM86xx EVM整体布局视图
ACM86xx EVM Top Layer
1) 芯片焊盘下面的铺地尽量完整,而且铺地面积尽量延伸至较宽范围.
2) 输出滤波器的接地以最短路径返回到芯片GND.
3) 电源线走线尽量宽,滤波电容尽 量靠近芯片PVDD管脚.
4) DVDD域的滤波器电容尽量靠近芯片.
5) 输出滤波器附近地过孔数量够,保证最短路径返回到芯片GND。
ACM86xx EVM Bottom Layer
1) 散热焊盘下面刮亮铜皮,芯片下方给足散热过孔,建议至少15个以上
Layer2/3, 内层PVDD电源走线,尽量宽内层GND尽量保持完整
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
问题表现:
1)功放芯片启动就无声,过流保护.
2) 大信号播放一段时间后无声,过热保护.
原因分析:
1)陶瓷贴片滤波电容摆放离芯片PVDD管脚太远,导致功放芯片启动就产生过流保护.
2) 功放芯片是ACM8629 Pad Up顶部 散热,芯片上方预留给散热片的面积空间较小,只能装比较小的散热片,大功率播放较长时间后导致整个PCB以及散热片温度越来越高, 功放芯片过热保护.
实际应用案例分析2
问题表现:
1)功放芯片启动就无声,过流保护,甚至烧片.
2) 大信号播放一段时间后无声,过热 保护.
原因分析:
1)陶瓷贴片滤波电容摆放离芯片PVDD管脚太远,导致功放芯片启动就 产生过流保护.
2) 输出电感饱和电流较小,尤其对于 PBTL的输出电感,需要选择电流更大 一些的电感.
3) 功放芯片是ACM8629 Pad Up顶部散热,芯片上方预留给散热片的面积空间较小,只能装比较小的散热片,大功率播放较长时间后导致整个PCB以及散热片温度越来越高,功放芯片过热保护.
实际应用案例分析3
问题表现:
1) 大信号播放一段时间后无声,过热 保护.
原因分析:
1)PCB板布局过于紧凑,功率密度太大,狭小的空间内布局2颗ACM8625P功放.
2) 大功率播放较长时间后导致整个PCB以及散热片温度越来越高,功放芯片过热保护.
实际应用案例分析4
问题表现:
1) EMI 测试通过失败原因分析:
1)PCB板布局过于紧凑,输出电感无法靠近功放输出脚摆放,导致功率输出的PWM信号走线很长,对EMI产生很大挑战.
2) 虽经过调整,增加输出Snubber电路,以及调整PWM开关频率,开Spread Spectrum,有所改善,还是不能最终通过EMI测试要求.
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
问题表现:
1)大信号播放一段时间后无声,过热保护
原因分析:
1)两层PCB板设计,PVDD电源将功放周边的GND铜皮切割成孤岛.
2) 在大信号播放时,功放芯片通过引 脚和底部散热片向PCB散热,由于周边铜皮被切割成孤岛,影响热量传导,长时间后芯片过热保护.
实际应用案例分析6
问题表现:
1)功放芯片启动就无声,过流保护, 甚至烧片.
原因分析:
1)陶瓷贴片滤波电容摆放离芯片PVDD管脚太远,导致功放芯片启动就产生过流保护.
2)功放的PGND只有一个过孔跟BOTTOM层的地相连,功放底部的大片GND也没有过孔跟BOTTOM层相连, 导致电流路径过长,很不稳定.
-
产品型号:IU7190
I2S数字输入、3.1W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
-
产品型号:ACM8635
2×21W+1×42W 2.1声道数字输入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、具有丰富的DSP音效处理以及ClassH动态升压功能
-
产品型号:ACM9634
支持负载检测的4 х 75W、4通道数字输入车载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
-
产品型号:ACM8687
内置虚拟低音/3D环绕音效等算法、41W立体声/82W单通道数字输入功放芯片
-
产品型号:ACM8623
I2S输入15W双声道数字功放IC
-
产品型号:ACM8629
50W立体声/100W单声道、数字输入音频功放芯片,内置DSP多种音频处理效果
-
产品型号:ACM8625S
2×40W立体声、数字输入D类音频功放芯片、 内置DSP音效处理算法
-
产品型号:ACM8685
2×26W立体声/52W单声道、内置DSP虚拟低音等多种音频处理效果、数字输入音频功放芯片
-
产品型号:ACM8615
内置DSP、I2S数字输入20W单声道D类音频功放IC
-
产品型号:ACM8625P
I2S数字输入33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芯片、内置DSP小音量低频增强等算法
-
产品型号:ACM8622
内置DSP音效处理算法、2×14W立体声/ 1×23W单声道、数字输入D类音频功放IC
-
产品型号:ACM8625
I2S数字输入26W立体声D类音频功放芯片、内置DSP小音量低频增强等算法
-
产品型号:ACM8628
2×41W立体声 /1×82W单通道数字输入功放、内置DSP小音量低频增强等算法